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泰山路5066号 邮编:274000
为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精品课程建设,根据学院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进程计划,教务处分别于6月12日和13日举办了教师微课制作比赛和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教务处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评比标准和流程,并向全院教师发布了活动通知和参赛要求。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系部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学院副院长张秀云亲临活动现场,对评比工作进行指导。教务处处长徐秋菊、副处长李同舟、副处长谭志勇、教学督导室主任安道通、教学研究室主任李晓杰担任评委,教务处老师张琳、时洋、李品等参加活动。
一、获奖名单
评委们对微课作品和教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讨论,最终确定了获奖名单。
(一)微课制作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于 琼 丁慧丽 刘 姝
二等奖:王 威 张 芬 库林雁 商开振 徐 乾
韩 祎 张 丽
三等奖:杨君皊 贾云舒 常伟岸 孟浩玉 孙丛丛
赵 闽 崔亚敏 王建敏 陈九龙 韩翔凌
宋安里
(二)教案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杨君皊 余荷萍 张 芬 王庆文 戴雪婷
时 洋 韩大超 王 慧
二等奖:李 品 王 爽 朱义九 后开宇 马洪刚
姜 瑞 孙丛丛 李晓慧 马新花 侯琳琳
边 爽 高子珂 王 英 吴 莹 梁 倩
王 婷 赵新立 姜 辉
三等奖:贾云舒 郭蓉蓉 李 硕 朱保任 侯文婷
范保生 游 燕 柏 雪 商晴晴 李 庆
蒋雪婷 秦 璐 赵亚鑫 刘媛媛 李蕊蕊
于洺萱 陈九龙 于子洁 魏彦博 高冰媛
刘雯雯 王 鹏
二、微课制作比赛活动总结
(一)亮点展示
1. 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每位参赛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不仅知识点讲解清晰,而且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别具匠心的教学环节:从导入到讲解、互动、总结等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参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时,他们也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智能多元的教学技术:在微课制作方面,参赛教师们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技术水平。他们充分利用了AI技术和多媒体资源,通过动画、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微课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提升改进
1. 部分参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微课涵义和特点,将微课以浓缩版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示。选题不具有代表性,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2. 部分微课在互动性和趣味性方面还有待加强,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 微课制作质量有待提高,形式欠缺新颖,部分微课的声音和图像不够清晰。
三、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一)亮点展示
1. 规范性。教师们的教案能够按照教学常规超前备课,按节备课。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同时,教师们还注重教案的排版和美观度,使教案更加易于阅读和欣赏。这种规范性的编写方式,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料。
2. 实用性。大部分教师的教案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实用性。他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这些实用的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逻辑性。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清晰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环节,使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联系。同时,教师们还注重知识点的衔接和过渡,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这种逻辑性的设计,不仅使教案更加易于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升改进
1. 部分教案结构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2. 部分教案内容设计较为简单,篇幅较少,且撰写框架不明晰。
3. 缺少对教案必要的修订和优化,未达到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的效果。
四、展望未来
教师微课制作比赛和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展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比赛活动,不断推动我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为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